學校堅持“學以致用”的校訓,秉承“發展應用型教育、培養應用型人才、建設應用型大學”的辦學宗旨,立足北京、面向京津冀、輻射全國、放眼世界,面向應用、面向需求、面向社會,努力培養知行合一、學以致用、具有創新精神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。學校設有 14 個學院,其中高考生學院有應用文理學院、師范學院、商務學院、生物化學工程學院、旅游學院、智慧城市學院、機器人學院、城市軌道交通與物流學院(北京聯合大學俄交大聯合交通學院)、管理學院、特殊教育學院、藝術學院。
學校現有在籍學生 20000 余人,專任教師 1400 余名。學校擁有北京市高精尖學科 2個、北京市新興交叉學科平臺1個;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;碩士授權學科點 29個。現有本科專業75個,其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12個、市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2 個;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,市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7個;市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3個;4個專業通過教育部師范類專業二級認證,1個專業通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專業評估(認證),6個專業通過國際精英商學院協會(AACSB)商科認證,4個專業通過世界旅游組織旅游教育質量認證,1個專業通過中國工程教育認證;近 20個本科專業進入全國排名前 20%(RCCSE)。
學校現有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1個、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、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1個、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 1個、市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 2個、市級實驗教學中心 2個、市級優秀實驗室 1個、市級校內創新實踐基地 3個、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 4個、市級產學研深度協同育人平臺 1個;國家級教學團隊 1個;國家級精品課程 4門、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2門、國家級視頻公開課 1門、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7門;國家精品教材 9種、“十二五”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規劃教材 15種;近三屆共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10項,市級教學成果獎 48 項;6個項目入選教育部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。
備 注:
聯系部門: 教務處招生辦公室
聯 系 人: 郭峰
咨詢電話: 010-64900013
傳 真: 010-64900396
招生網站: https://zsxx.buu.edu.cn
郵 箱: ldzsb@buu.edu.cn
院校地址: 北京市 朝陽區北四環東路97號
郵政編碼: 100101
本科計劃招生人數
普通類
理工類3人 文史類2人
專業數
理工類8個 文史類6個
本科計劃招生數
普通類 理工類3人;文史類2人
001 酒店管理(文史類)
002 會展經濟與管理(文史類)
003 旅游管理(文史類)
004 工商管理(文史類)
005 日語(文史類)
006 西班牙語(文史類)
007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(理工類)
008 物聯網工程(理工類)
009 工商管理(理工類)
010 旅游管理(理工類)
011 西班牙語(理工類)
012 會展經濟與管理(理工類)
013 日語(理工類)
014 酒店管理(理工類)
2008年,心葉創始人兼校長張志軍,教了1名香港2名臺灣籍學生聯考數學,就此開始了港澳臺聯考課程之路。2010年底,心葉教育港澳臺聯考全日制課程開始,從2011屆全日制2人周末班3人,到2025屆港澳臺聯考全日制班100人周末班14人,全日制班人數逐年增加。2011屆至2025屆,15屆一共培養學生1045人,其中清華大學2人,北京大學9人,上海交通大學23人,復旦大學15人,中國人民大學4人,浙江大學7人,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人,南京大學20人,武漢大學34人,同濟大學18人、上海財經大學24人,北京航天航空大學15人,中山大學21人……,其中650分以上有72人,600分以上285人,高分比例居全國之首。2018屆,心葉七校班李享問鼎當年理科全國狀元。2020屆,心葉七校班李卓問鼎當年理科全國榜眼。
更多華僑港澳臺聯考資訊,
關注心葉公眾號。
聯系我們
張校助理夢露17521235450(微信同號)
張校助理甜甜18964906011(微信同號)
張校 13524470127(微信同號)
課程類型
高一高二高三全日制班
高三海外華僑線上全日制班
高三海外華僑線上周末班
高二海外華僑線上全日制班